伊涅斯托·巴赞:路过

    伊涅斯托·巴赞旅行时心里有数。踏上旅途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那就是他在世界的某一条街上,碰上一个影像的那一刻。
伊涅斯托·巴赞的作品都是些看上去毫不相干之生活片断的结合:美丽的与戏
剧性的,重要的和微不足道的,熟悉的和古怪的,有魅力的和残忍的。他以照相机捕捉的现实片断,有着世界性的意义。
  “我试着去捕捉源源不绝的生命里,各个不同的层面。只有当画面里的各个要素似乎都各就其位的时候,我才拍得出一张好照片。”他的照片是无时间性的现实剪贴,隶属街头摄影之传统。然而,由于他把所有现实因素扩大至正常情况之外,结果使得每张照片都给人一种具有爆炸性的超现实的冲击力。
伊涅斯托·巴赞旅游世界各地,追寻拍摄对象的生命力;他认为这种生命力表现于“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基本事物,如悲伤、工作、疏离、爱、喜悦之片刻”。他的照片呈现出人、动物及物体之间的特殊关系,构成一种视觉风景。街头嬉戏的孩童,正在过桥的巴士,动物的凝视,靠墙站着的老妇,全都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摄影家,我的目标是,”他解释着,“去了解其他文化的所有价值,同时发掘与我自己的文化相近的成分。可是要我当个不显眼的游客,对着毫无所觉的对象,猛按快门,那不是我能接受的。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至少要跟一个人有接触,而且这个人通常对我的举动非常好奇,他的眼光一直盯着我。我们的关系就在这一刻建立了。我觉得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那些像人类的动物身上。有一次在墨西哥的欧卡兰,我拍了一只狗;它看着我,似乎对生命颇有所感,让我无法不去认同它。”
    伊涅斯托·巴赞是西西里人,住在纽约。14岁时,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第—架照相机,当时他还住在巴勒摩,就用照相机拍了些“月亮和我家人的照片”。他的旅游生涯就始于此时。“我从来没想过要拍照,直到高中快毕业时,一天早上,心里突然有个声音鼓励我去拍照。太令人意外了,是神的召唤,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后来他搬到纽约,进了视觉艺术学校。1982年赢得法国阿尔国际摄影比赛“年轻摄影家奖”。1983年赢得“巴黎竞赛”举办的“新闻报道摄影”比赛,得以在亚洲旅游了7个月。伊涅斯托·巴赞目前替几家著名的国际性杂志工作。他在美国和欧洲办过展览,还出了两本专辑:《永远的过去》拍的是纽约意裔美国人;《路过》则是他旅游世界时所见识的形形色色。从1987年起,伊涅斯托·巴赞就一直致力于一项记录世界难民的工作。他觉得“世上的难民是人类力量的缩影”,因为“他们得义无反顾地继续活下去。我之所以开始做这件事,是因为对媒体描绘难民的方式感到失望,他们往往只着重于一个角度:即难民的捱饿受苦。而我要呈现的不止这些。我拍他们的勇气,那种即使父母遇害、房舍被烧成灰烬,即使身处困境,今日不知明日事,却依然存在的勇气。我希望拍下他们的尊严、感情,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对生命的执着。”
    威廉·克莱因、罗伯特·弗兰克以及马利欧·贾柯梅里等人,刺激了伊涅斯托·巴赞的成长和他对摄影的定义。在这些人的启发下,伊涅斯托·巴赞所属的传统,既受到这个变幻无常世界的美好和残忍的激发,又致力于每——个影像的自主性。
不论是街上出其不意而神秘的生命,难民的内在活力,或者“我们日常所见的基
本事物”,都是一幅幅有力而且充满想像的风景。旅人伊涅斯托·巴赞以他对摄影所许下的重诺,将这些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 2000-2001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