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史密斯:
为亚裔人造出黑白世界
蒂姆·史密斯/图鲍勃·艾洛特/文 东妮/编译

    摄影师蒂姆·史密斯住在英国威尔士的一条多民族杂居的小街上,正是这条小街引发他着手拍摄,成就了一个庞大的项目——一本名为<不列颠的亚裔人)的摄影画册。与其他摄影师镜头下的亚裔群体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全部是黑白的。
走近亚裔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对于正在在学习摄影的蒂姆·史密斯来说,住在英国威尔士新港市Docklands区的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正是在那段时期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最终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开始了一个庞大的工程,庞大得如同他个人历史上的一场十字军东征,主宰了他随后22年的摄影生涯。
    1981年,蒂姆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完自然科学学位后便决定改行,这并非突发奇想:大学期间蒂姆就曾给学生报社拍过很多照片,从此他迷恋上摄影,打算日后做一名职业摄影记者。于是,毕业后第一年(1982年),蒂姆就在著名的纪实摄影学校报了名(这间学校由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大师戴维·赫恩创办.以前隶属新港市高等教育局格文特大学,现在隶属威尔士大学),进入一个为时两年的摄影课程班学习.从此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摄影之路。
”当时我的偶像是尤金·理查德、史蒂文·麦凯瑞和伊恩·贝利那样的摄影记者。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去拍照。”蒂姆回忆说。在蒂姆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新港市街头的一些怪客帮了他不少忙。和很多其他的大城市一样,新港市的街头也有不少怪客出没——这些人好像比摄影院校的学生更了解摄影艺术。“那些怪人肯定被一批又一批摄影专业学生拍过上千次了,比如有个老顽童,他在市场外面摆了个卖报纸的小摊.这个人简直就是每个摄影专业学生的梦中人。他成年累月地被学生拍,现在更像是个职业模特儿,而不是什么卖报纸的小贩了,”43岁的蒂姆回想起这个人来仍然忍俊不禁,”他甚至会给那些刚学摄影的学生做指导:,噢,不,你不是想要我这样,你一定是想要我这样。,最后学校禁止学生再去拍他·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能让学生拍出一张张好照片来!”
    学摄影的那段时间,蒂姆和两个学工艺美术的学生一起租下了新港市多尔芬街上的一间房。“那条街有很多台阶,将近200米长,一直通到下面的码头。课余时间我总爱在那条街上拍点照片。那条街真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你能碰见威尔士人、苏格兰人.西印度群岛人、巴基斯坦人,各种你能想到的人都有可能碰到。那段时间我给各个种族的人拍照片,后来把目光集中在亚洲人身上。一开始我只是把它作为学院的作业完成,没想到后来竟一下子整理出了60多幅作品.还在伦敦的公共福利局举办了一次摄影展览。”
    ”其实这个事情做起来并不困难.谁都可以去拍摄这个题材,”蒂姆说,“不过我很幸运,因为就在我住的那条街上.就能碰见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在英国,你只要把相机带上街就能拍出有意思的照片来。”
    构建黑白世界
    从摄影院校毕业后.蒂姆获得了英国公共福利局的资助.重新回到新港市——他要拍更多的照片,把他拍摄的有关亚裔群体的为数不多的作品继续扩充成一个庞大的专题。”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我梦想着成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或者能给(国家地理》当摄影师,但等到我毕业的时候,我意识到也许我不能一步就跨进梦想的那种工作中。但正是通过这个街头摄影项目,我慢慢意识到:在报纸和杂志之外,还有一个精彩的生活空间等着我。”
    不久后蒂姆从纽约印象画廊接到了一份佣金,于是他来到英国西约克郡的布雷德福特市定居了下来。“突然间工作开始接踵而至,”他说,”这让我意识到:我以后不会完全靠拍新闻照片谋生.有一些摄影师是只吃新闻摄影这碗饭的,但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蒂姆把布雷德福特作为他摄影征途的起点,他首先联系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这个组织同时也是布雷德福特画廊和博物馆的一个下属分支。蒂姆解释说:“他们把人们的生活用磁带记录下来,收集被采访的人的老照片,最后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档案夹。于是我就向他们建议说;我能拍一些反映这些人目前生活的照片,新的照片可以和老照片配合在一起存档。我就是这样毛遂自荐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立刻采纳了他的建议,让他加入到他们的工作中。直到现在,蒂姆仍然每周花两天时间为这个中心工作。
    随后蒂姆被聘请参加了一个采访和拍摄布雷德福特市亚裔群体的项目。他从这项工程中整理出一本影集<Here to Stay(扎根于此)》,并于1994年出版发行。蒂姆因此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摄影师而被众多亚裔群体所接受:“就好像一扇门被打开了.我开始接到全英国各地拍摄亚裔活动的工作,其中还包括为伦敦博物馆拍摄伦敦绿街(Green Street)的摄影工程。“
    蒂姆说;“亚裔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紧密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我在约克郡布雷德福特有一些邻居就是亚裔.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约克郡河谷.但却去过伯明翰.卢顿、曼彻斯特和伦敦。我经常会借由他们之间的联系去拍摄其他城市的亚裔人,最后我发现他们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简直太管用了。”
    蒂姆从1989年开始在布雷德福特市的Guzelian新闻社工作。他也是专职为该社提供可大幅刊登的高画质照片的四名摄影师之一。蒂姆说:“我拍的照片曾经在《卫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之类的报纸发表。那段时间我每周为这家新闻社工作5天,剩下两天做自己的工作。“ 他笑着又补充说:”我总是说我最多在这家新闻社做10年——结果我在离10年还差3周的时候才离开那儿。”
    由于Guzelisn新闻社的工作需要,蒂姆几乎游遍了整个英格兰北部,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拍摄亚裔群体的机会。但是,虽然他的拍摄作品在逐日增多,仍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活动和场景他一直没有机会涉及。最后他通过他认识的一些亚裔熟人,筹划了一次从英格兰南部到苏格兰的旅行,以便把缺失的环节一一补全,其中就包括亚裔群体中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梅拉节集会。这是一个在夏季举办的露天集会,全英国各地的印裔人都会参加。蒂姆一连跑了布雷德福特、曼彻斯特、莱斯特和苏格兰四个地方,才把这一活动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在这种露天集会上能拍到非常棒的照片,而且还能认识很多新的亚裔人,通过他们你还能联系到更多人。”他说。
    “从那之后我意识到了一点:在我之前还没有谁在全英国范围内拍摄过亚裔群体的专题。但我也明白,作为一个摄影师,你永远不可能完成像这样的一个专题,它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延续。就我个人而言,我绝对不敢宣称自己已经把全英国亚裔群体的所有内容都拍摄完了,这话我绝对不敢说出口l”
    亚裔群体一直以来都以封闭著称,蒂姆又是怎样设法让自己融入其中的呢?蒂姆解释说:”其实对于大多数群体或社区而言,一旦你真心诚意地表现出你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感兴趣,你就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不过自从‘9.11’之后,很多亚裔群体都遭受了社会舆论的;中击和责难,现在你想拍摄这个社会群体的话,还得拿出像样的成绩来证明你的实力和善意。80年代初进入亚裔群体还比较容易,但现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问你:‘为什么你要给我们拍照片?·如果你能拿出自己拍的照片.和他们真心诚意地交谈,一般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接受你的。很幸运的是我在全国都有一些关系很好的亚裔熟人,我还能拿出两本已经出版的影集给他们看。”
    22年前蒂姆开始构建这个黑白两色的庞大世界,直到今日这个世界仍然是黑白两色的天下,完全没有变化。蒂姆说:“人们总是说亚洲人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充满了各种艳丽的色彩,但我想突破色彩的外在形式,直接触及真正的人和事物本身。我只想用黑白两色来表现所有的事物,用这种方式去震撼人心。”
    梦想连着亚裔人
    22年这么一路拍下来,蒂姆已经用了将近1500卷胶片。他的室外摄影全部使用依尔福FP4胶卷,室内和光线较暗处则都使用依尔福HP5胶卷。为了编辑这本影集,他一共挑选出300张照片,最后又精拣出120幅。这些照片大多是用传统相机配用20毫米、28毫米、50毫米.135毫米和200毫米镜头拍摄的。现在蒂姆开始使用尼康F100相机,另外又添置了20—35毫米的短距离变焦镜头、50毫米的定焦镜头,以及80—200毫米的变焦镜头。除了为布雷德福特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工作以外,蒂姆偶尔也给布雷德福特的剧院和市政府拍照。”在布雷德福特的生活的确把我和摄影以外的、世界的其他方面联系在一起。现在我正在考虑做一些新的专题.我已经想出了一些不错的点子,但基本上还是以亚洲人为中心的。”
    蒂姆有一个关于亚洲人的计划听起来很是超现实——蒂姆打算在英国的湖区拍一部亚洲式的好莱坞影片。“这个计划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他说.“有个叫赫里辛克·罗山的明星——他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布拉德·皮特或汤姆·克鲁斯那样,他将和两个美女明星一起在整个英国湖区跳舞。通常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但在英国不会有问题,因为在那儿没人知道他是谁。”这部”亚莱坞”影片也会被整理成一本影集发表吗?”不,不会的——那种做法已经太老套了。我要搞的应该是一部,钱来坞,影片,哈哈,我要到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去拍,把它弄成一部巴基斯坦的好莱坞大片。说不定我能从这部‘钱来坞’里面赚上一大把钱呢!”

   

 

 

莱斯特的梅拉节上,孩子们正在观看社区的表演节目,摄于莱斯特,2001年。

印度锡克教新郎的女亲戚们在婚礼前用柠檬、芥末油和姜粉混合的油膏给他清洁全身,摄于布雷德福特,2002年。

新娘婚礼前夜要在双手上描画红褐色的文身,摄于布雷德福特,1996年。

疲惫的弗尔康铸造厂工人结束了又一·天漫长的轮班工作,摄于南约克郡,1984年。

在Baisekhi节上用康乃馨装饰彩车,摄于伯明翰,2003年。

跋涉在冬日的积雪上,摄于布雷德福特,1992年。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 2000-2001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