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纳镜头下的多彩印度
沃纳·曼斯霍尔特/图 卡佳·许布纳/文 吴卓玲/编译
德国摄影师沃纳·曼斯霍尔特背着他的徕卡M6相机踏上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就在那一瞬间,他被满目的艳丽春色俘获了心灵。

    几个男人扛着副梯架走来,上面放着一具裹着白布的尸体。送葬队伍走到葬礼地点,他们将在那里焚烧那个男人的尸体。面对眼前的这一切,沃纳·曼斯霍尔特只顾举起相机狂拍。火葬堆上已经架好了木柴,人们把尸体上佩戴的饰物一一摘掉,同时朝拍照的人投以愤怒的眼光。摄影师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愧疚之情.怀着敬意朝后退去。沃纳·曼斯霍尔特非常想近距离地捕捉这个印度葬礼的每一个细节,但他深知自己能深入到何种地步,也了解何时应该退回来。沃纳·曼斯霍尔特,是德国达姆施塔特的一名律师。摄影和旅行是他一生中的两大嗜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异域的一切都是一个人应该学会欣赏的。”
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大部分地方:纳米比亚。古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几平每次上路他都和自己的那台徕卡M6相机形影不离。如今沃纳·曼斯霍尔特已是第二次被印度次大陆吸引而来,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异域风光和光怪陆离的宗教文化,最令沃纳·曼斯霍尔特心动的,则是印度人”对于生命强烈而直接的体验”。他说:”那里的人们是如此开放,如此充满好奇心以及情感和感官的体验。”最后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里的人对于鲜明的色彩的热衷.这一点尤其令沃纳·曼斯霍尔特迷恋不已。
    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以丰富的旅游胜地和重要的名胜古迹闻名——庄严华美的宫殿群落.历经千年的军事要塞.还有举世闻名的泰姬陵.这些景点都是值得游览的地方,但它们都没能吸引住沃纳·曼斯霍尔特的眼球;而在往返于焦特布尔(Jodhpur),斋沙默尔(Jsissimer),斋普尔(Jaipur)和阿甲(Agar)等城市的旅途中,他完全沉迷在另一种影像中。他更像是以一种观察者的眼光去漫游这个国度,这里的人们几乎完全都生活在街头巷尾:光鲜的对比和刺目的阴影构成动人的构图,日常生活的琐碎片断被生动地浓缩在故事性的照片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捕捉到了疲惫的印度人把头枕在柴堆上的那一瞬间,还有一个老人背靠墙壁蹲坐着读报纸的侧影——他可能是以那个姿势蹲了一辈子。
    彩色摄影,沃纳‘曼斯霍尔特已经做了30多年,他一直感觉色彩这种媒介代表着一种更为清晰的表达方式,是生命力和健康的象征。当年沃纳·曼斯霍尔特的父亲也有一台徕卡相机。父亲曾为一位光化学家工作,还经常用”徕卡“给婚礼、洗礼仪式和生日庆典等活动拍照。后来那台相机遗失在二战中,但父亲的徕卡情结却伴随着更大的抱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沃纳·曼斯霍尔特。难怪沃纳·曼斯霍尔特对亨利一卡蒂埃·布列松的这句话深表赞同:”摄影,就意味着把头脑、眼睛和心灵结合在一起。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冬去春来,各种鲜艳夺目的色彩充斥在四周。在印度3月份举办的宗教庆典的开幕仪式上,就连大象也被装饰得五颜六色。人们衣着艳丽,还要互相涂洒艳丽多彩的植物粉末。

斋普尔的苦行僧。苦行僧没有任何财产,过着完全禁欲的生活。对于印度低种姓的人来说,这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获得社会尊重的途径。

普什卡镇(Pushkar)的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该地是一处重要的印度教圣地。

 

 

普什卡的圣牛在晨光中漫步,裁缝在和顾客闲谈,盲人在斋普尔的火车站停留——印度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诗意。

街头小贩的货摊。

斋普尔城里的一个忙碌的铁匠。

熟睡的人,也是印度繁忙的街头生活中的一景。

准备火葬。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 2000-2001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