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类

 

金奖作品

 

被毁容的妇女

 

  2006年12月10日,孟加拉Manikgonj,一个被酸液毁容的女子在玫瑰花前留影。孟加拉的各种被袭击者中,有47%是妇女,儿童和男性的比例各为27%和26%。
 

优秀作品

 

偏向“火炉”行

 

  2006年8月,中国第一冶金公司的筑炉工人在有着“火炉”之称的武汉,顶着50℃以上的环境高温对该武汉钢铁公司一座有着30多年炉龄的4号炼铁高炉进行就地拆除重新扩建。该高炉是1970年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高炉,邓小平同志曾到该高炉视察并称赞当时修建4号高炉的速度为钢铁战线上的“淮海战役”。此次扩建工程,从拆除到建设工人们仅用了200天的时间。 中国 武汉 长江日报 田飞

 

2006年6月5日,孔妈妈在细心的照顾着襁褓中的四个孩子

2006年6月5日,在村里,孔妈妈收养残疾孩子的事左邻右舍有不解,也有同情。

2006年6月5日,看着孩子们幸福地成长,孔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2006年10月3日,收获的季节,孔妈妈带着孩子走过即将收割的庄稼地

2006年6月5日,十几个兄弟姐妹,在一起都能和谐相处

2006年6月5日,尽管生活很拮据,孔妈妈每天都要给孩子们换洗衣服

2006年12月25日,圣诞节,孔妈妈带着孩子们到村里的教堂做弥撒

2006年6月5日,难得的一张“全家福”

难得的一张“全家福”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14个孩子共同拥有一个“妈妈”。走进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九汲村孔贞兰家中,小院的绳子上、砖堆上,都晾着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棉被、衣服和尿布。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幸福地嬉戏玩耍,大一点的帮着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走进屋里,炕上还躺着4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孔妈妈正精心地给他们喂奶。这位58岁身材瘦小且身患残疾、原本需要社会帮助的农家妇女,却以坚强的毅力为社会无私地承担起了责任。
  1982年冬天,一个女婴被遗弃在村里的一块地中,孔贞兰看着心疼,就把孩子抱回家,取名范润艳,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分享她的乳汁。润艳是因为患有脊椎瘤被父母抛弃的,孔贞兰收养她后,到处借钱为她看病,最终使小润艳得以康复,孩子没有辜负妈妈的爱心,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孔贞兰的丈夫范步成做砖瓦工、帮人整理葡萄园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尽管如此,他仍支持妻子的善举。为了让孩子们幸福成长,孔贞兰还托人买来了钉鞋机,做些钉鞋、修拉链、缝补衣服的小生意,补贴家用,但生活的艰难仍令人无法想象......当地政府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困难,积极采取扶助措施,送物送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记者采访时,女儿范德艳拿出一沓名片和一个皱巴巴的电话本,上面歪歪扭扭写满了各地医院和专家的电话。孔贞兰收养的弃婴大多数是重病或残疾,她就带着孩子到处咨询,与不少医院的专家建立了联系。社会上的好心人也不断支援这个“爱心之家”。
  如今,孔贞兰悉心照料的孩子中,有3个已是大学生,还有7个正在上学。每当孩子们放学和放假回来,这个充满爱的农家小院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能把这些残疾孩子抚养成人,俺觉着幸福。”孔贞兰如是说。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 2000-2001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