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 Lu摄影作品



姚璐

  姚璐的摄影作品很难归类,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这似乎是联系到他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此后又长期在学校里担任教职,由此,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两个特点就找到了背景的依托。
  特点之一是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性的特质,这一点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发现这个特征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我们仅此而已地把它作为某种可以辨别作者风格类型的一种依据,并由此而对他的作品进行某种视觉风格的研究,也不失为一种解读他的作品方式。
  但是,引起我的兴趣的是,在他的作品中还涉及到了对于历史性文本的“真实性:的质疑,而上述的关于不同媒材之间的关系恰恰是构成了这种文本之间的历史性的递进顺序。同时,这种基于媒材之间差异性的关于“真实性”的思考还涉及到了影像符号学的层面。这也是与他的职业特点和教育背景相一致的地方。在这里,特指的白的苹果、黑色的苹果知“名”与普通的苹果之“实”之间的矛盾让我们想起了“白马非马”那桩著名的公案。
  而在他的《焚》系列作品中,上述的类似于“白马非马”式的概念游戏又变成了关于“文字”、“绘画”和“摄影”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的一个质疑。如前所述,由文字而绘画、而影像,是一个在视觉真实性上递进关系。但是,这种在“视觉真实”意义上不断叠加的同时,当文字的视觉性联想变成为一种“物”的真实的时候,我们就又可以发现其中所呈现出来的荒诞性。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姚璐的作品中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与艺术语言学、符号学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与现今在艺术市场中那些被概念化和风格化的流行样式的大异其趣的,这是一个“意义的窄门”,也只有我们联系到姚璐的学院式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的时候,才能发现其中的合理性。

(文/吴鸿)
策展人:段煜婷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成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摄影比赛在中国》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摄影比赛在中国》 2000-2001 制作